1、什么是后浇带
顾名思义,后浇带就是后浇筑的混凝土带。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不均匀沉降、温度、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。
而在基础底板、墙、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,经过构件内部收缩,在若干时间以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,将结构连成整体。如图所示。
2、后浇带的形式分类
(1)沉降后浇带
沉降后浇带是为解决结构高低差所产生的沉降不均匀。
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,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,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,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而设置。通常设置在高低变化的低结构部位,沿高结构贯通设置,缝宽一般为800㎜。
(2)伸缩后浇带
伸缩后浇带是为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强度增长过程中因温度变化、混凝土收缩等产生的裂缝。
后浇带设在对结构无严重影响的部位,即结构构件内力相对较小的位置,通常每隔30-40m设置一道,缝宽一般为800㎜。
(3)温度后浇带
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。
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是不稳定的,已建成的结构受热会膨胀,受冷则收缩。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前1~2个月完成,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性的。
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,结构内部就会产生温度应力,严重时会导致构件内部出现裂缝。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。
一般设计要求
后浇带宜用于不允许留设变形缝的工程部位。
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天后再施工;高层建筑的后浇带施工应按规定时间进行。
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,其抗渗和抗压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。
后浇带应设在受力、和变形较小的部位,其间距和位置应按结构设计要求确定,宽度宜为700~1000m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