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注册
  • 查看作者
  •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原理

   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原理

   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应以面层板在设计基准期内,在行车荷载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下,不产生疲劳断裂作为设计标准;并以最重轴载和最大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下,不产生极限断裂作为验算标准。其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可分别采用式(3.0.4-1)和式(3.0.4-2)。

   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原理

    上述式中:σpr——面层板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行车荷载疲劳应力(MPa),计算方法见附录B;

    σtr——面层板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温度梯度疲劳应力(MPa),计算方法见附录B;

    σp,max——最重的轴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最大荷载应力(MPa),计算方法见附录B;

    σt,max——所在地区最大温度梯度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最大温度翘曲应力(MPa),计算方法见附录B;

    γr——可靠度系数,依据所选目标可靠度、变异水平等级及变异系数通过计算确定;

    fr——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(MPa)。

    B.1.1

    按基层和面层类型和组合的不同,路面结构分析可分别采用下述力学模型:

    1、

    弹性地基单层板模型——适用于粒料基层上混凝土面层,旧沥青路面加铺混凝土面层;面层板底面以下部分按弹性地基处理。

    2、

    弹性地基双层板模型——适用于无机结合料类基层或沥青类基层上混凝土面层,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分离式混凝土面层;面层和基层或者新旧面层作为双层板,基层底面以下或者旧面层底面以下部分按弹性地基处理。

    3、

    复合板模型——适用于两层不同性能材料组成的面层或基层复合板。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结合式混凝土面层,两层不同性能材料组成的层间黏结的面层,作为弹性地基上的单层板或者弹性地基上双层板的上层板;无机结合料类基层或沥青类基层与无机结合料类底基层组成的基层,作为弹性地基上双层板的下层板。

    B.1.2

    混凝土面层板的临界荷位位于纵缝边缘中部。基层板的临界荷位与面层板相同。
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1.5k
  •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登录
    • 微信
    • 支付宝
  • 发布文章
  • 最新动态
  • 去做任务
  •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: